我在首爾21天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Seoul Marina Yacht Club
在汝矣島踏單車,天清氣朗。累時可以半途停下,輕易找到炸雞配啤酒。
然而在去往楊花大橋的路上,發現了漢江上的一個遊艇會。
不過規模沒有期待般大,大多數都是帆船。
我想起了我開快艇的時候,有位韓妹在交談中說起她在韓國香蕉船也會有供人租玩,
而wakeboard就完全沒有。
隨後看到遊艇會岸上也有幾台快艇,不過都是享樂款式。
然後我再想,如果在韓國生活,我也可以駕快艇做水上活動啊... 一直幻想中。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天公不美、也要享受
去旅行,選好日子、預好機票...
去到了,玩過一天、睡過一晚後...
而天氣不似如期,從起床的一刻,看著窗外灰沉沉的天空,心情難免有過低落。
但灰沉沉的天空並不是誰的錯,
反而更去感受它。
在首爾的21天,有滂沱大雨的日子裡,我停頓了原有的行程。
選擇了位於熱鬧市區的咖啡店中,閒坐。
我在品著冷摩卡,看著地面上穿梭的人群,
他們有的是旅客,更多的是在午飯中的韓國人。
那刻,我回想多年前與某某同事在午飯時,
他說了,你看在旁的那位外國人可以這麼享受,旅遊真好。
我回答,享受在於態度,尤其去旅遊當然要盡情享受。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我在首爾21天 - 慢生活
我在首爾21天裡,少不了的吃喝玩樂,亦走過不少歷史博物館。最奇怪的是一整天待在書局裡頭,看不懂的韓文亦會翻閱,最後也購買了幾本書藉。
提及到慢生活,這個香港人中大部份逐漸認識但又未能理解的詞語。因為香港工時模式仍然認為愈長愈代表有效率,從我去認識的身邊人理解到,其實大部份只是虛耗工時,失去效率,多數人只會在接近收工的時段才開始認真工作,表現自已。愈沉迷這種模式中,人們在惡性循環下,不斷加時工作。若然不斷的加時工作已經成為每日行為的話,應該要反省的時候了,因為你跌入一邊罵一邊依然地加時工作,這是對你人生無益。
當然人的生活模式一下子改變並非容易的事情,所以人們需要旅行,遠或近、長或短;只要慢慢感愛一下別的地方,不同人生活的時候,其實已經學會了更多技能去裝備以後的人生。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韓國鬼爪螺 - 거북손
鬼爪螺身處於海島礁石之間,尤其向著海浪風急之處,特別肥美。因此採集要看天氣而決定多少,價錢較高。
想不到,首爾的300g要22000won,近乎140港幣半斤,果然是人間美味佳餚。
P.S. 鬼爪螺加鹽加一點油,白恰至變色就可以品嚐鮮甜之處啊!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駱山公園的嚇一跳晚上之旅
我個人偏愛Guesthouse,除了親切態度外,更重要有人情味。去旅行編排設計行程當然興奮,但我覺得太過密集式會產生恐懼感,所以總有很多空餘隨意選擇。
駱山公園的行程是Guesthouse的管理員介紹的,因為當天我跟他交談較早前才去汝矣島夜攝,他特別推薦駱山公園,而且由東大門那邊步行。
由東大門起步的話,沿途有圍牆與民居的景色。那天2-3度的晚上,我走了15-20分鐘就可以上到駱山,畢竟算是山丘,大風使我的手指頭按不動快門,只能拍攝一兩張就要先取暖。
沿途人影稀少,而且都是情侶一對對。
當我走到最高點時,已經都沒有人了,實在太大風,但我看到前方的體操儀器發出聲音,那是踢腿的工具。而我看不到有人,因為基本看不到腿,起碼我也看到上半身。可是路只有一條,我硬著頭皮繼續走,直到在我身旁,好奇心讓我忍不住,還是望了一眼......媽啊!原來是韓國大媽趴在用。
大媽啊,這麼凍還是在家取暖吧。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