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昌德宮的秘密花園

昌德宮的秘密花園



到了首爾後的第一天遊歷景福宮過後,於精品店買了一本關於韓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書藉。晚上回到旅舍後,躺在床上隨意翻閱,由於是韓文書藉關係,所以隨意地看看圖片,然後看到了昌德宮的其中一圖【秘苑 芙蓉池】吸引著我,同時腦海中浮現了【屋塔房王世子】的片段,隨即就有了下一個行程。

昌德宮的位置如果用地鐵去的話就會位於安國與鐘路3街兩站之間,所以我會建議與三清洞劃在同一個天的行程上,可以一天走看吃喝在這區域。從鐘路3街站前往昌德宮的路上,沿途兩側有很多韓服店,但我對男裝韓服一點興趣也沒有,很快就走到昌德宮去。

那天,在入口處旁碰著韓國觀光社正在做問卷,簡單填了問卷後竟然有很多禮品。因為太少人主動做問卷吧。當中最實用就是一個小型環保袋,因為這樣亦帶動了原先直行直過的人才停了下來跟著去做問卷。

我在門前購票時詢問了秘苑的關係,所以入宮後就首先走到秘苑的入口購票處,因為秘苑並非可以單獨進出,而是需隨團而去。但看到下一團是韓文關係,所以選擇等到下個英文團才出發。一個小時足夠可以先把昌德宮的宮殿走一走,及到精品店閒逛或喝喝咖啡。



秘苑就是王上的御花園,跟隨著導遊後的第一站就是芙蓉池。芙蓉池上已經沒有半點朴荷,加上紅葉逐漸凋零,我獨自先走在池邊,合上兩眼的感受這裡的氣息。但被兩聲烏鴉叫打破這動作,我頓時回憶起北京故宮,亦發現到處處烏鴉,兩地君王已消逝,此番烏鴉也帶著陣陣諷刺。在芙蓉池旁上方有一牌門叫作魚水門,是通往上方的一座建築物,名叫宙合樓;是王的專用圖書館。


秘苑裡有很多銀杏,樹齡甚高;但此宮殿隨著李氏朝鮮的滅亡,有些銀杏亦已枯萎,帶著絲絲腐味。相比起景福宮的雄偉,我對昌德宮第一感覺是滄桑。一剛一柔,是特意的風水嗎?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下一站,到達《梨花女子大學》

下一站,到達《梨花女子大學》



如果香港也有女子大學,我會否用功讀書呢?

從梨大2號站一直走就可以輕鬆到達梨花女子大學,但我選擇了慢步的眼放四周。欣賞沿途一景一物、小食店、購物店以上都不是首要,而是留意在我身邊的囡囡。我就發覺了韓妹愈年輕化妝愈嚴重,中學生千篇一律的白白面,而大學的都開始懂得化妝的藝術。

當然本人這次目的是欣賞這座充滿西方哥德式建築美與現代化建築的學校,一草一木才是我的享受。不過我知道已經很難再解釋,所以唯有在圖片上減少囡囡的出現。

當我踏入學校後,我一直的向前走。先把右面的現代化建築裝作看不見,然後走到紅葉區域,正準備拿出我的相機時,突然而來的女子向我用英語說:可以幫我和我朋友拍一下嗎?我不以其然的回答:of course 之後就發覺她們也來自香港,不過我繼續裝成韓國人,因為在這21天,我經常被韓語也好、英語也好的問東問西。之後向著梯階去影相。



由於我並不是參加訪客團,所以只走到梯階頂拍攝後就回到現代化建築的方向。向左望、向右望,圖書館、健身室都充滿囡囡啊!!

從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了。

未來我的女兒要來這裡就讀,科科。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世界文化遺產 – 水原華城 上半部

世界文化遺產 水原華城 上半部



在計劃到達水原華城的時候,我最後還是選擇地鐵1號線。原因是地鐵會停站比較多,可以容易留意到沿途的過客上與落。但存在一個未必人人喜歡的因素,就是我在最後的轉乘站才找到位子。費時接近兩個小時到達目的地,比起火車當然差得多。但時間對我都不重要,因為從一開始我就是慢旅遊。

跟原本所找到的網絡資訊有所出入下,讓我發現水原市旅客中心應該是4號出口最為方便。拿取需要的資訊後就開始去乘搭的士,即使八達門的位置距離看似接近,但走路快也要15分鐘。(水原市旅客中心亦有各種類型的城市遊,喜歡輕鬆跟著走,這些路綫也不錯)





在的士定律下,所有國家必定相同的是目的地距離近,萬般不願意盡在臉咀上。不過我都有我的看窗外風景定律,這一定律可以消化掉外界的負能量。到了八達門後下車,隨即我去找了一個漢堡店進膳,然後購備飲用水。

水原華城基本上分為上行線發下行線,下行線相對輕鬆步行,我留待了下一次與女友才走走。所以我選擇了上行線步行,一開始在購票處我看到一個來自德國家庭正充滿疑問,而我亦有協助他們購票。開始的樓梯步段就非常難走,因為華城原設計是作為首都的南部防守根據地,所以要選擇上行線就必須量力而為。但登上山丘後,心情隨即轉換,看到高處才有的景色就把累意都放低了,開始欣賞這座在當時最先進的防禦軍事用地。這亦因此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請期待水原華城下半部】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炸雞食食食之旅

炸雞食食食之旅



21天裡,至少吃了10餐不同的炸雞店。最難忘的就是第一次三個人叫了三份不同味道的炸雞,當時的店員反覆地確認我們的帳單。到上菜時,才知道每一份量真的完整一隻雞。

在首爾,大多數炸雞店的份量都貨真價實;在香港,先不計較價錢下,我吃了數次後,終於在之後的外帶回家下,嘗試把雞件重組,手腳齊完、衣襟不整….

炸雞啤酒是我的喜好,吃了多餐不同的店、不同的款式以及不同的服務;,在弘大區裡的炸雞店品質差異最大,尤其是在最主要通道上的愈參差。所以我推介這一間CULTWO Chicken 給雞店給大家,這裡相對較少人流,可以用心製作。然而這一間店的炸雞款式也多,辣味亦比較大眾化,喜歡辣一點的才對店員說明。

然而最好風景的炸雞店是位於汝矣島的漢江公園,在踏單車過後,走到位於二層的炸雞店,對於漢江景色、非常怡人。這裡的炸雞店只有一個大媽打理,由接單、製作以至送餐。所以我留意到當地的上班族都會自主地走向大媽下單、自已拿泡菜、當看到大媽準備上餐時主動走上前提取。但這情景是除了我一桌及上班族一桌外,別無他人。在我學懂後,第二次到的時候也主動向前。不過兩次到訪都是雲層太厚,我還未能看到日落晚霞、醉在漢江。()

另外要提醒一下你們,無論多愛吃辣,當店員會刻意提醒的話就是三思。因為我要喝幾杯,慢慢食才能消化掉。


在最後我想推介的是京蔥炸雞,這款式的炸雞真的大好食。原味辣味試過之後就嘗試這一個吧。